18157413317
ARTICLE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如何选择扭矩仪

如何选择扭矩仪

更新时间:2025-04-24点击次数:88

一、明确核心需求: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

1. 测什么?

扭矩类型:静态扭矩(如螺栓紧固、静态部件扭矩)还是动态扭矩(如旋转轴、发动机实时扭矩监测)?

测量对象:轴类(需安装传感器)、螺栓/螺母(便携式拧紧工具),还是设备整机扭矩?

2. 多大范围?

最小/最大扭矩值:确保所选扭矩仪的量程覆盖实际测量范围(一般预留10%-20%过载空间)。

例:若需测量10-50N·m,选择量程0-60N·m比0-100N·m更优(避免小量程时精度下降)。

3. 精度要求多高?

工业装配(如汽车螺栓):0.5级(±0.5%FS)足够;

精密检测/校准:需0.1级及以上(如±0.1%FS或±0.1%RD);

普通维修场景:1.0级即可,兼顾成本。

二、关键参数选型要点

1. 测量类型(静态vs动态)

类型

适用场景

核心特点

典型产品形态

静态扭矩仪

螺栓紧固、手动工具校准、静态部件测试

测量稳定状态下的扭矩,精度高(误差以%FS为主),响应速度较慢(秒级)。

便携式、台式测力计

动态扭矩仪

旋转轴扭矩监测(如电机、变速箱)

需实时捕捉动态扭矩变化,关注频率响应(如500Hz以上),支持转速同步测量,可能包含温度/振动补偿。

轴式传感器、法兰式传感器

2. 安装方式与适配性

轴式扭矩仪

直接安装在传动轴上,需断开轴系(或选择无缝式),适用于固定设备长期监测(如生产线电机)。

注意:轴径尺寸、联轴器类型(需匹配法兰接口)、同轴度要求(安装偏差影响精度)。

便携式扭矩仪

无需固定安装,用于现场检测(如螺栓扭矩校验、设备维护),支持手动/电动工具连接(如套筒、扳手适配头)。

重点:重量(便携性)、电池续航、数据存储功能(是否需记录历史数据)。

非接触式扭矩仪

利用无线传输(如蓝牙、红外)或磁电感应原理,避免引线干扰,适合高速旋转或恶劣环境(如高温、粉尘)。

3. 数据输出与功能

基础功能:显示实时扭矩值(数字/指针)、峰值保持(捕捉最大扭矩)。

进阶功能

数据接口:USB、RS485、CAN、以太网(需与PLC、电脑或上位机系统兼容);

软件支持:是否配备数据分析软件(如生成扭矩-时间曲线、导出Excel报告);

报警功能:预设扭矩阈值,超限声光报警(适合生产线防错)。

4. 环境适应性

温度/湿度:确认工作温度范围(如-20℃~60℃),是否需防潮(IP65以上防护等级)。

振动/冲击:动态测量场景需关注抗振等级(如IEC 60068-2-6振动测试),避免共振影响精度。

电磁干扰:工业环境中需选择抗电磁干扰(EMC)能力强的型号(如金属外壳屏蔽设计)。

三、避坑指南:容易忽视的细节

4. 校准周期

高精度扭矩仪(0.1级及以上)需每年校准一次,普通工业级可2-3年校准一次,确认厂商是否提供校准服务或证书。

5. 滞后误差与重复性

动态扭矩仪需关注“滞后误差"(正向/反向加载的差值),重复性误差应小于精度等级的1/3(如0.5级仪器重复性应≤0.17%FS)。

6. 性价比平衡

并非精度越高越好!例如,螺栓装配场景中0.5级已足够,盲目追求0.1级会增加30%-50%成本。

便携式扭矩仪需关注电池寿命(如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)和耐用性(防滑手柄、抗跌落设计)。

总结:选择流程

7. 明确场景:静态/动态、安装方式(固定/便携)、环境条件。

8. 确定核心参数:量程、精度、输出接口、功能需求。

9. 对比选型:参考厂商规格书(重点看误差指标、温度漂移、过载能力)。

10. 实测验证:对样品进行实际工况测试(如加载/卸载曲线、长期稳定性)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高效选出适配的扭矩仪,避免因参数不匹配导致的测量偏差或成本浪费。



返回列表
  • 联系地址

    宁波市北仑区明州路长江国际大厦B座1301室
  • 联系邮箱

    1308663385@qq.com
  • 联系电话

    0574-86861636
  • 联系QQ

    1214647325

版权所有©2025 宁波旗辰仪器有限公司   备案号:浙ICP备17053223号-5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管理登陆  sitemap.xml